發起單位:就業歧視監督聯盟(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、青年勞動九五聯盟、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、性別不明關懷協會)
但許多企業所提供的制式履歷表或主管面談時,常詢問一些與工作能力無關的個人隱私。殊不知此已可能涉及就業歧視,違反《就業服務法》及《性別工作平等法》。而求職者為了獲得工作機會,對於企業的問題總是有問必答,無形中使自己陷入就業歧視與個資洩漏的風險。 舉例來說,某些公司的履歷表要求填寫婚姻狀況(76.5%)、懷孕計畫(11.8%),此已涉及婚育歧視,即為職場上常見對女性求職者之性別歧視,雇主或主管假設女性可能因結婚或養育子女而工作不力,因此篩選淘汰已婚育或計畫中之女性,卻對已婚育的男性並無同樣的預設成見,進而構成性別上的差別待遇。 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並非如此,為了尊重個人隱私權及避免就業歧視之爭議,履歷表格式其實相當簡單。有鑑於此,數個民間團體組成「就業歧視監督聯盟」(簡稱就督盟),收集了34份大企業的履歷表格式與招募歧視案例,揭露這些涉及違法的公司履歷表及面試經驗,包括日前因22K話題引發爭議的群創、鴻海及偷排廢水污染環境的日月光等知名企業,遭受就業歧視的個案亦現身控訴。 「就業歧視監督聯盟」提出以下訴求:
|
最新消息 >